Panabit-静态路由详解
Panabit-静态路由1.引言
再介绍静态路由之前,先普及一下路由的概念。
路由是路由器指从一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包,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。我们常常会把NAT理解成路由。NAT是将IP数据包头中的IP 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 地址的过程。在实际应用中,NAT 主要用于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。在NAT动作之后,转发到下一跳(下个路由器),这个过程才是路由。
下面就给大家介绍Panabit的静态路由功能。
2.LAN->LAN之间的路由
比如内网192.168.0.0/24,192.168.1.0/24,10.1.1.0/24三个网段。他们的网关分别是192.168.0.1,192.168.1.1,10.1.1.1,现在要实现的是192.168.0.0/24与10.1.1.0/24之间互访。
首先是应用路由--接口线路--LAN接口设置
然后在应用路由--策略路由--添加策略
当目的地址是10.1.1.0/24网段的时候,路由到LAN3接口
这样就实现了LAN01访问LAN3。
如果要LAN3访问LAN01,则再添加一条策略:当源接口是LAN3,目的地址是192.168.1.0/24网段的时候,路由到LAN01接口
3.LAN->WAN之间的路由
LAN和WAN之间的路由和LAN和LAN之间的路由类似,区别就在于转发的接口是WAN线路。
首先在应用路由--接口线路--WAN接口--建立一个互联接口
然后在应用路由--策略路由--添加策略
执行动作:路由
路由线路:转发的接口WAN
下一跳:去往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(为空或0.0.0.0则使用WAN线路的网关)
在LAN-WAN之间的数据转发,执行动作是路由和NAT之间的区别就是下一个路由器上看的源地址不同。
执行动作为路由,下一个路由器上看到数据包的源地址是192.168.0.0/24这个段;
执行动作为NAT,下一个路由器上看到数据包的源地址是WAN的地址172.16.0.254;
4.NAT后选路
通常情况下NAT数据包会直接走NAT线路的网关出去。而NAT后选路是将数据包先NAT成WAN1的地址,再转发到WAN2的接口上走另一条线路出去。所谓上行走光纤,下行走AD就是这样干的。先将内网的私有地址NAT成ADSL的公网地址,然后转发到光纤线路上,如果光纤线路的路由没有做源地址检查,那么ADSL的这些公网地址就能通过光纤的路由访问互联网的资源了。数据回来时会走ADSL线路回来,因为在互联网中,ADSL地址回来的路由是设定好的,数据会走的ADSL线路回来。
还有一种情况,比如ISP的网内用户用的私网地址,出网的IP是公网地址,出口有多个路由器,路由器之间的互联是私网地址。那么就要先将用户的私网地址NAT成公网,再路由到不同的路由器,最后再出到公网。这就要求路由设备支持NAT后选路。
由于没有多条真实的WAN线路,这里我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环境,使用ROS模拟wan线路上的一个服务器。
em0为局域网的LAN,地址是192.168.0.1
em1为外网出口,是一条PPPOE线路
em2为假设的另一条WAN线路,地址是172.16.0.254接的是ROS路由
测试客户机的地址:192.168.0.216
测试目的:客户机可访问em2口连接的ROS路由管理界面,且ROS上看到的源地址是PPPOE线路的地址,实现NAT后选路。
首先是接口的设置
策略路由的设置
执行动作:NAT
NAT线路:PPPOE
下一跳:去往下一个路由的线路。
再未启这条策略路由时,无法访问ROS
启用后连上ROS,在ROS中看到的源地址是PPPOE线路的地址
通过这个测试说明了NAT后选路成功
5.结语
Panabit的静态路由功能使得Panabit能应对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,卓越的性能与强大的功能,Panabit将成为运营商接入的首选设备。 太好了,获益匪浅啊,感谢 wan口是固定IP。LAN口是内网。。要怎么设置?有点没看明白。 说实话,看的我头晕,看不太懂。。 动感咖啡 发表于 2015-2-2 17:48
说实话,看的我头晕,看不太懂。。
已经更新了,再看看:lol 所谓上行走光纤,下行走AD就是这样干的,这个比较神奇,很好奇实际应用中这样做稳不稳定? 我的4条AD,1条光纤,设置好AD下一跳走光纤后,全部上不了网了。 最后咋整的。你这都是私网地址的话,直接NAT出去即可,感觉那个下一跳没啥用,毕竟有些限制例如:带源地址校验的,你就白忙活了 确实很是实用,我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