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xw99 发表于 2007-11-15 13:52:29

我对带宽控制的一点建议

根据文档说明,如下:
三、关于带宽管理的三种机制:
带宽管理机制包括:“带宽限制”、“带宽预留”、“带宽保证”。各机制简单的描述如下:
带宽限制 ---- 将某IP/IP组、协议/协议组的可用带宽限制在某个数值,即“最高可用到多少”。
带宽预留 ---- 为某IP/IP组、协议/协议组预先保留出某个数值的可用带宽,即“不管怎么样,就是那么多” 。
带宽保证 ---- 为某IP/IP组、协议/协议组的可用带宽设置某个保证值,即“至少可用到多少”。

举例如下:
假如某单位出口带宽为10M, 为VIP/关键业务如视频会议“单独划分”出2M,
a、如果这2M带宽在数据通道中被定义为“带宽预留”,则表示VIP/关键业务的可用带宽永远为2M,而其他IP/业务/应用的可用总带宽为8M。不管VIP/关键业务是否用得了还是不够用, 他们的可用带宽始终是2M,剩下其他人和其他应用永远“一起分享”剩余的8M 。
b、如果这2M带宽在数据通道中被定义为“带宽保证”,则表示VIP/关键业务的可用带宽至少为2M,而其他IP/业务/应用的可用带宽最多为8M。如果在某一时刻,VIP/关键业务的2M带宽不够用了,那么系统会自动“借用”其他IP/业务/应用剩余的8M中空闲带宽直至满足其使用。


我的建议:
在VIP/关键业务使用了带宽预留或保证后,其他ip群/协议就无法使用这部分带宽,当此VIP/关键业务在没有使用的时候,就浪费了。
可否借用pf的borrow概念,在VIP/关键业务使用的时候,此部分被预留或保证的带宽被VIP/关键业务使用,当VIP/关键业务未使用的时候,其他ip群/协议可以占用被预留或保证的带宽。

allenpeng 发表于 2007-11-15 15:05:05

PF是OpenBSD 系统上进行TCP/IP流量过滤和网络地址转换的软件系统。在FreeBSD中也同样适用!不知道有没有版本的限制?

LZ好厉害的呀!!!

[ 本帖最后由 allenpeng 于 2007-11-15 15:07 编辑 ]

panabit 发表于 2007-11-15 16:17:53

原帖由 whxw99 于 2007-11-15 13:52 发表 http://www.panabit.com/forum/images/common/back.gif
根据文档说明,如下:
三、关于带宽管理的三种机制:
带宽管理机制包括:“带宽限制”、“带宽预留”、“带宽保证”。各机制简单的描述如下:
带宽限制 ---- 将某IP/IP组、协议/协议组的可用带宽限制在某个数 ...

你说得很好,我们计划在新的版本里给“数据通道”对象增加一个超时机制,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使用时,其带宽被临时释放出来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我对带宽控制的一点建议